熱點 來源:界面新聞 時間:2022-12-13 19:03:43
教育部提出防范學科類隱形變異培訓......以下是界面新聞整理的12月13日國內財經要聞。
財經新聞
明起香港前往內地和澳門無須在口岸進行核酸檢測
(相關資料圖)
據“大灣區之聲”報道,香港特區政府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稱,除香港市民出行無須掃描安心出行二維碼,以及香港取消黃碼之外,撤銷從香港前往內地和澳門人士在口岸、機場的“檢測待行”安排,旅客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即可通行;調整本地核酸檢測策略,將資源集中在高風險場所或人群,特區政府將減少向住宅大廈發出強制檢測公告,改為在社區增加發放快速檢測包;撤銷居家隔離檢疫人士佩戴電子手環的要求。
北京今起恢復跨省團隊旅游及“機票+酒店”業務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網站周二發布通知,即日起,恢復旅行社及在線旅游企業經營在京團隊旅游、進出京跨省團隊旅游及“機票+酒店”業務。旅行社要按照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旅行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六版)》要求,落實好總體原則、行前管理、行程管理、企業內部管理、應急處置等有關疫情防控、安全生產和文明旅游各項措施。
教育部提出防范學科類隱形變異培訓
教育部網站周二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學科類隱形變異培訓防范治理工作的意見。其中提出,到2023年6月,各地學科類隱形變異培訓問題預防機制、發現機制、查處機制基本建立,部門和地區協同聯動的工作格局得以完善,隱形變異違規培訓態勢得到較好控制。到2024年6月,學科類隱形變異培訓防范治理的長效機制得到健全,治理工作態勢持續向好,隱形變異培訓得以全面清除,有力確?!半p減”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上海出臺工業領域碳達峰方案
據《上海證券報》周二報道,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上海市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明確,“十四五”期間(2021-2025年),上海要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每年實施約500家企業結構調整;以能效提升為主要抓手,實施節能降碳“百一”行動,力爭平均年節約1%用能量;推進鋼鐵、石化化工等重點行業碳達峰行動。到2025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較2020年下降14%。
長沙大幅提升招商引資力度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長沙市政府周二召開關于進一步加強招商引資的若干政策措施新聞發布會,解讀“招商新政十二條”。根據新政,“三類500強”(世界財富500強、中國企業500強和民營企業500強)首次投資項目最高獎勵將從原來的400萬元提升到1000萬元,新引進重大先進制造業項目、生產型外貿項目也首次被納入獎勵范疇,分別給予最高獎勵1000萬元和500萬元。
易綱撰文談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周二出版的《人民日報》發布《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文章稱,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要完善貨幣政策體系,維護幣值穩定和經濟增長;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落實金融機構及股東的主體責任,提升金融機構的穩健性;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財經觀點
高瑞東:明年人民幣匯率有望修復至6.8以內
光大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高瑞東日前在個人微信公眾號“高瑞東宏觀筆記”撰文稱,2023年,強美元周期對人民幣匯率的壓制漸趨走弱,國內經濟溫和復蘇支撐匯率修復,人民幣匯率有望修復至6.8以內。他指出,外部環境來看,隨著美國消費者通脹回落的確定性逐步增強,美聯儲加息路徑漸趨明朗并臨近尾聲,強美元周期對人民幣匯率的沖擊有望逐步走弱。內部環境來看,隨著外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逐漸減弱,擴大內需的緊迫性上升將會倒逼宏觀政策更加積極,廣義財政和結構性貨幣政策重點支持的基建投資和制造業投資,防疫政策進一步優化,超額儲蓄支撐消費需求深度釋放,國內經濟溫和修復也有望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支撐。
東吳證券:2023年中央主導的普惠式消費刺激可期
東吳證券周二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稱,2023年中央主導的普惠式消費刺激可期,數字消費券或成為主要形式。報告指出,消費券比現金補貼對于財政支出的要求更低,但因為乘數效應較高,對消費的刺激卻更有效。一方面,現金補貼可能被用作儲蓄,而非消費,而消費券不能被“儲蓄”,對消費有直接刺激作用。另一方面,消費券更具備靈活性,政府可以通過調整消費券的支付設計,例如限制支付門類、調整抵扣比例等,帶動額外消費,并引導消費刺激更多流入受疫情沖擊較嚴重的行業。
財經數據
2021年中國金融科技投融資同比增長44%
第十屆中關村金融科技論壇年會周二發布的《2022中國金融科技專利技術報告》顯示,中國在2021年的金融科技投融資總額達26.3億美元,同比增長44.09%,交易量為185宗,比2020年同期小幅增加6宗。
滬指收低0.09%,人民幣跌54點
股市收盤,上證綜指報3176.33點,跌0.09%;深成指報11323.7點,跌0.66%;創業板指數報2376.2點,跌1.05%。行業板塊方面,旅游酒店、鐵路公路、農牧飼漁漲幅居前;光伏設備、電子化學品、軟件開發跌幅居前。匯市方面,在岸人民幣對美元收盤報6.9811,較上一交易日下跌54個基點,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9746元,下調181個基點。
(文章來源:界面新聞)
標簽:
上一篇:今熱點:《阿凡達2》上海迪士尼中國首映 鄧超孫儷攜手配音
下一篇:最后一頁